最新动态
资讯电话:021-58102568 | 给我们留言

风正起

“物联网”这词从1999年提起到现在,专业“忽悠”18年,孩子上大学了,都没见着大规模商业化的影子。人们早不拿它当“风口”了。


在2016年,物联网领域发生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。

一是在2016年6月,3GPP组织(移动通信标准化团体)将NB-IoT标准协议(即“窄带蜂窝物联网”,你可以记为“NB的物联网协议”)确定为物联网通信的全球统一标准。


关于NB-IoT的重要特性,以下仅供技术小白吹牛专用:它用于移动性不强、传输数据量小、延时不敏感的应用场景,比如智能抄水表;它比GSM网覆盖范围高10倍,地下管道也能信号全覆盖;一个基站接入设备量高达10万;电池不充电能让通信模块死扛10年;成本仅需5美元。最重要的是,华为正是这一标准的发起者。


二是在2016年11月,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和万分残酷的竞争”,3GPP组织将华为的极化码方案确定为5G短码的最终方案。这成为中国在通信领域拥有重大话语权的标志性事件。


5G技术被认为是物联网的标配,能提供低成本、低能耗、低延迟、高速度、高可靠性的通信,以支持物联网长时间、大规模的连接应用。


比如智能汽车,时速跑上200公里,5G还要保证车与车、车与路的信号延时仅1毫秒。这好比站在两辆飞奔的跑车上打乒乓球,一眨眼(0.6秒),双方要打300个回合还不丢球。这让5G的物联网应用无比广阔,唯一的限制就是人们的想象。


标准尘埃落定,所有厂商都决定放手大干一场。2017年,很可能成为物联网大规模商用的肇始元年。



<span style="margin: 0px; padding: 0px; max-width: 100%; box-s